The Oldest and Largest Filipino-Chinese
Newspaper in the Philippines

海外華文話劇藝苑的一枝奇葩 ——我觀上世紀中葉的菲華話(二)

09/20/2020

                                                                                             汪義生

                                                                                  菲華話劇興盛的原因

    菲華話劇盛世輝煌的出現並非偶然,其中的原因筆者試著作一些分析概括。

    一、有社會需求。二戰結束後,話劇在菲國華社很受歡迎,各僑團、僑校紛紛成立劇團,出現了劇本荒。此時,“文聯”大力宣導戲劇創作,舉辦“啟泰戲劇獎”評選,《大中華日報》等各大華文報也熱心刊登話劇作品,由此引發了文藝界的創作熱情。旅菲華僑絕大多數為閩南人,當時有不少劇團是用閩南語演出,在僑民中很有市場。例如,青年劇作家許希哲1956年在《大中華日報>上發表的獨幕劇《一角落》,就是用廈門方言寫的。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的劇作,是華僑喜聞樂見的。生活的磨難,成為菲華劇作家創作時的一份寶貴財富。以林泥水為例,他19歲那年作為“新客仔”來到菲律賓後,經歷了一番異常艱辛的拼搏苦鬥,先是當教師,在華教遭禁的軍統時期不得已棄教從商。無論遭受到何種磨難,無論從事什麼謀生的職業,他都在仔細觀察,認真思索。從他的大量話劇作品中,可以看到華人在菲國的生存境況,以及形形色色的人之間的衝突與融合的問題。

二、菲華話劇界人才濟濟。話劇是一種不易駕馭的文體,它的創作要受到很多限制。一個優秀的劇作家只有從生活矛盾和富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出發,來組織戲劇衝突,其作品

才有藝術感染力,才有戲劇特有的魅力。話劇又是一次而過的舞臺藝術,這對劇作家的語言基本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物的臺詞要明白曉暢,但又不能太直露,而要深蘊寓意,令人有回味的餘地,要話中有話,有弦外之音,還要借助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性格。在上個世紀中期,活躍于菲華劇壇的幾位編導都受過很好的教育,有較高的文學素養,有的是資深學者專家,有的是科班出身的戲劇藝術專門人才。例如,陳明勳、吳文品、蘇子等菲華話劇界元老,他們參與編、導、演的話劇都多達一百部左右。陳明勳在中國大陸時就是職業戲劇工作者,四十年代末定居菲國後,幹的還是老本行,並成為高產劇作家。吳文品所著的《菲華話劇滄桑》,“可謂包羅萬象,早經名家推薦,僉認是菲華社會一本貴重之書。……‘藝協’同人鹹稱《菲華話劇滄桑》為菲華劇藝園地一朵嫣紅姹紫、高雅芬芳的鮮花”。②蘇子對菲華話劇的貢獻更是為人稱道。他不僅出錢辦劇藝出版社,編輯出版《劇與藝》雜誌、《劇藝叢書》,並擔任馬尼拉劇藝社社長,頻繁地組團出國訪問演出、交流,為推動華文話劇藝術可謂不遺餘力。

    活躍于菲華話劇舞臺的不乏當年菲華文學界、學界的佼佼者。例如,島客當年在中國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教授、系主任,40年代初旅菲後長期從事僑教工作。亞薇也是位飽學之士,曾先後在菲國小學、中學和大學任教,當過報紙主筆、僑團秘書長,是文壇一支健筆。他創作的話劇《國父倫敦蒙難記》、《園中會》等很見功力。劇壇高產作家林泥水畢業于菲華師專,長期擔任華校教師,並任耕園文藝社常務理事、千島詩社秘書長。荒山長期任小學校長,後任職菲華《聯合日報》。16歲便在菲華文壇嶄露頭角的許希哲出身書香門第,旅菲後曾在僑校任教,後畢業于菲律賓雷伊泰書院。他不僅是五十年代菲華劇壇活躍的劇作家,五十年代末定居臺灣後還寫了許多話劇劇本,頻頻搬上舞臺、螢屏。

    三、菲華戲劇界人士有一份責任感。不少菲華以戲劇為事業的人不僅是出於對戲劇的喜愛,更是基於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許希哲曾這樣寫道:“從整個人類歷史的觀點看,任何人的一生,都只是短戲、小戲,至於舞臺上的戲,更是零碎片斷而短促,無足道矣!但只要是戲,不管是已經演了數千年的長戲,還是舞臺上數分鐘、數小時的短戲,凡是戲,總多多少少在說明歷史,在反映人生,在剖解現世,在陶冶心性,棄惡揚善,勸人向上,而最終達到娛樂大眾的目的。”③可以說,正是這種思想和信念,支持著許許多多菲華話劇工作者年復一年地在這片園地裡辛勤耕耘。許希哲義務擔任《劇與藝》雜誌編輯發行工作,在8年多時間裡連交通費都自掏腰包,在該刊上發表作品不取分文稿費,正是這種信念和精神的體現。蘇子的事例更具代表性,“他常謂,經商只是手段,演戲才是目的。二十餘年來,他常放下繁重的私務,排除萬難,粉墨登場,對戲劇事業,出錢出力,非止不落人後,環顧菲島僑界,誠無出其右者。”④蘇子說:“在海外推展劇藝雖然有那麼多的困難,但顯然的是,劇藝的推展將是海外中華文化復興最前哨的工作。”⑤正因為有蘇子和許許多多菲華戲劇工作者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出錢出力,身體力行,因而使菲華話劇成為海外話劇藝苑的一枝奇葩。

 

                                                                                          取樣分析——《翡翠鐲》

   這裡以許希哲寫於30年前的三幕六場話劇《翡翠鐲》為樣本,簡析菲華話劇中這部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的藝術構思和戲劇結構。

    《翡翠鐲》以辛亥革命前夕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代大變革、大動盪為背景,地點為大陸某地鄉縣。劇作家以忠於歷史的嚴謹的創作態度,藝術地再現了革命党人為推翻腐朽的滿清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前仆後繼的崇高氣節和大無畏的獻身精神。

    劇中的劉家父親因嚮往國父孫中山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國的偉大革命理想,被清廷扣上“叛亂“的罪名而抓去斬首,劉氏家族中的十餘名青壯年全部遭到殺害,留下一幫孤兒寡婦,景況淒涼。劉家的獨生兒子劉興華在省城讀書時接受了進步思想。他沒有屈服於清廷的淫威,繼承父業,成為當地革命党的首腦。到了劇本尾聲時,武昌起義爆發了,當地革命黨人也揭竿而起,本縣縣官攜眷逃亡。看似氣焰囂張的滿清政府其實色厲內荏,早已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頃刻之間便被淹沒於大革命的時代洪流之中。此時,傳來興華的妻子何竹筠懷孕的消息,不僅令她那一心想抱孫子的婆婆喜不自禁,這一細節其實也含有耐人尋味的象徵意義,預示著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孕育著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這齣戲的藝術構思可圈可點。劇作家以興華的妻子為主人公,圍繞她與婆婆的矛盾,她救助負傷的革命党人陳萬鵬,她用首飾救贖丈夫、弟弟這樣一條主線,設置了一系列激烈的矛盾衝突,通過各種人物關係的交織,劍拔弩張的場面,風雲突變的政治形勢,充分展現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整出戲充滿了懸念,吸引讀者追著往下看。

    這齣戲選擇何竹筠為中心人物,充分顯示了劇作家的匠心,使讀者清楚地看到這場波瀾壯闊的民主革命的最終勝利不是偶然的,它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因此,滿清政權的垮臺是大勢所趨,不可避免的。一葉而知秋,一斑以窺全豹,圍繞何竹筠所展開的許多矛盾衝突,猶如一朵燦爛的浪花,從中折射出洶湧澎湃的時代大潮。劇作家根據題材的特點與主題的要求,按照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組織戲劇衝突,安排各部分的情節。戲劇結構的表現形式,通常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四部分,即起、承、轉、合四個階段。該劇第一幕第一場,劉家父親昔日的結拜兄弟張三叔的到訪,對十多年前反清志士的鬥爭經歷和慘遭滿清當局鎮壓的往事作了一個回顧,這是全域的開端。第二場無賴牛二的登場及其與興華夫妻的交鋒,劉母抱孫子心切,何竹筠救助負傷的革命党人陳萬鵬,以及第二幕三嫂、五嬸、六嬸無事生非,誣陷何竹筠偷漢子,何竹筠再次與牛二交鋒,是全劇的發展部分。第三幕何竹筠在劉母、、三嫂、五嬸等的威逼與牛二、清兵的脅迫下面臨生與死的考驗,這是全劇高潮。第三幕第二場陳萬鵬的出面,革命党人暴動成功,全劇圓滿結尾。劇作家調動了多種藝術手段,如埋下伏線,設置懸念,前後照應等,使整個劇

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時時出現“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境界,顯得別開生面。

    全劇第三幕是高潮,衝突尖銳複雜,又井井有條,一絲不亂,環環相扣,引人人勝。為了營救丈夫和弟弟,何竹筠毅然取出私房的全部金銀首飾,包括當年結婚時丈夫送給她的聘禮——翡翠鐲。由於陳萬鵬把首飾拿到張三叔的當鋪去典當,引起了張三叔的懷疑,拿著這些東西到劉家來問個究竟,高潮部分由此而展開。

    興華是本地革命党的領導人,與父輩相比,他更懂得鬥爭的策略。他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時候一副浪蕩公子形象,其實是一種偽裝,用來掩飾自己暗中所從事的革命活動,甚至連自己的妻子都被瞞過了,這說明興華是位相當成熟的革命黨人。採用這一誤會法,對於突出戲劇矛盾衝突很有作用。竹筠的婆婆是一個典型的中國農村舊式婦女,傳宗接代繼承劉家香火的觀念根深蒂固。婚後兒媳婦一直未懷孕,使她十分不滿。她膽小怕事,丈夫被清廷殺害令她嚇破了膽,視革命党人的行為為“叛亂”。

    次要人物,作為一齣戲完整的人物形象體系中的一部分,同樣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劉家族親小八嬸是個有梭有角、個性鮮明的人物。在如何看待竹筠人品的問題上,小八嬸與族親三嫂、五嬸、六嬸形成了鮮明對照。她深知竹筠的為人,恩怨分明。當竹筠遭受委屈、生命受到威脅時,她敢於挺身而出,捨命相助。劇中另一個次要人物張三叔的戲份雖不重,臺詞也不多,但人物形象富於立體感。一開始張三叔也贊同對竹筠處以極刑,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人物身上所受到的時代局限性。劇中這些次要人物除了自身獨立存在的意義之外,還對主要人物起了有力的陪襯、烘托作用,並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許希哲的《翡翠鐲》以深廣的筆觸控訴了滿清統治的罪惡,真實地再現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的時代背景,誣歌了人民大眾敢於鬥爭的精神,具有深刻的認識價值和豐富的美學價值。在今天,這部話劇要是重新拿來演出的話,相信依然會廣受歡迎的。

    21世紀是資訊時代,各種新興的文化娛樂形式層出不窮,話劇的燦爛已一去不復返。然而,我們不會忘記菲華話劇曾經有過的輝煌。菲華文藝前輩們的努力,他們創作的優秀作品,將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為後人所景仰。

 

注釋:

    ①亞薇:《菲華作家速寫》,見照明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的《我與菲華文藝》第30頁。

    ②楊華俊《菲華話劇滄桑編後語》,菲華舞臺藝術協會1998年於馬尼拉出版。

    ③許希哲:《劇藝叢書》第一輯序,菲律賓劇藝出版社1965年4月出版。

    ④許希哲:《劇藝叢書》第一輯序,菲律賓劇藝出版社1965年4月出版。

    ⑤廣滇:《訪醉心劇藝的蘇子》1972年7月14日臺灣《聯合報》。

參考文獻:

    菲律賓劇藝出版出版《劇與藝》、《劇藝從書》。

    吳文品著《菲華話劇滄桑》,菲華舞臺藝術協會1998年出版。

    亞薇《我與菲華文藝》,照明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