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ldest and Largest Filipino-Chinese
Newspaper in the Philippines

觀讀中國:歲月滄桑六百年 皇宮變身博物院

09/19/2020

                                                                                                    簡文

  

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開幕。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等出席開幕式。

  這次為期60多天的展覽通過“宮城一體”“有容乃大”“生生不息”三大單元、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規劃、佈局、建築變遷及其所涉及的宮廷生活,重點展示故宮博物院成立95年來,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展覽使用午門區域的西雁翅樓、正樓及東雁翅樓三個展廳,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450餘件。

  胡和平在致辭中說,故宮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集大成者,是國內收藏文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的博物館,是世界著名遺產地、旅遊目的地。

  北京故宮為此籌辦了40多項系列紀念活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展覽。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明成祖遷都北京建紫禁城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其倡建者為朱棣,設計者為蒯祥。

  明朝第三位皇帝永樂皇帝朱棣原為燕王,封地在北京,後奪取了原屬於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並遷都北京。建皇宮前,朱棣派出人員,奔赴全國各地去開採名貴的木材和石料,然後運送到北京,準備工作就持續了11年。

  紫禁城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距今已經有整整600年。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中國古籍《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作為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的皇宮,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彼時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清朝沿用故宮為皇宮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但李自成很快被清軍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清軍入北京後,接管紫禁城。同年十月,清世祖順治帝遷都北京,紫禁城成為清朝的皇宮。

  清朝入關之後,依照明朝的舊例,順治帝和康熙帝都將乾清宮作為居住和處理朝政的主要場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部分建築,至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基本完工。雍正帝即位之後,開始移居養心殿。乾隆帝即位之後,對養心殿殿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和改建,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制。從雍正開始,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共八位皇帝都在此居住。一直到宣統帝被趕出紫禁城。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逐出紫禁城,接管了故宮,同時成立“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負責清理清皇室公、私財產及處理一切善後事宜。

  “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制訂並通過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大綱》,設臨時董事會“協議全院重要事物”,對故宮文物逐宮逐室地進行了清點查收,事竣後整理刊印《故宮物品點查報告》共6編28冊,計有9.4萬餘個編號117萬餘件文物。

  經過一年的緊張籌備,於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門前廣場舉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禮,並通電全國,宣佈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紫禁城從此被稱為“故宮”。開放的第一天,人們以爭先一睹這座神秘的皇宮及其寶藏為快,北京市內萬人空巷,交通為之堵塞,此亦成為當天各大報紙的重大新聞。

                                                                                          以南遷之舉保文物安全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的1933年,故宮博物院為保護其文物安全,不至遭戰火毀滅或被日本入侵者掠奪,決定採取文物避敵南遷之策,從1933年2月至5月,先後檢選出文物、圖書、檔案13427箱又64包,其中,書畫9000餘幅,瓷器7000餘件,銅器、銅鏡、銅印2600餘件,玉器無數,文獻3773箱,包括皇史宬和內府珍藏的清廷各部檔案,明清兩朝帝王實錄、起居注,以及太平天國的檔案史料等。還有《四庫全書》及各種善本、刻本,當時國內發現最早的印刷品之一《陀羅尼經》五代刻本,中國最古老的石刻“岐陽石鼓”。

  南遷文物運抵上海後,在法租界亞爾培路(今陝西南路)的故宮博物院駐滬辦事處存放。同時在南京朝天宮搶建文物庫房。1936年存上海的文物分5批遷運至南京新庫房。1937年“七七”事變後,故宮南遷文物加上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今南京博物院)等單位的文物又分3路運往四川,巴縣存80箱,峨嵋縣存7287箱,樂山縣存9331箱。1946年3處文物先集中于重慶,於1947年運回當時的首都南京。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運文物中的2972箱被運至臺灣,保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1951年後留在南京的文物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1萬餘箱,剩餘2221箱留于南京庫房,劃歸南京博物院所有。並在南京建立文物庫房,成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

                                                                                         昔日皇宮今為著名旅遊場所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1949年中共建政後,當局對故宮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故宮博物院制定了“著重保護、重點修繕、全面規劃、逐步實施”的古建維修方針,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許多殘破、滲漏、瀕臨倒塌的大小殿堂樓閣得到了修復和油飾,愈顯金碧輝煌。院內各處高大宮殿都安裝了避雷設施,又以巨額投資建設了防火防盜監控系統和高壓消防給水管網,使這座古老的宮殿建築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護。

  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徹底整治了環繞故宮的筒子河,更好地凸現了昔日皇城的風貌。1961年國務院頒佈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藏有大量珍貴文物,雖然有部分清宮舊藏文物於1948到1949年遷往臺北故宮,但通過收回溥儀私帶出宮的珍品,接受民間捐贈,並參與考古發掘,故宮博物院在1949年以後進一步豐富了館藏,文物總數達到1807558件,涵蓋幾乎整個古代中國文明發展史和幾乎所有文物門類。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錶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2019年故宮研究院形成共二十八個機構的學科佈局。

  故宮以1500萬人次的年接待觀眾數量,位居世界所有博物館和世界文化遺產之首。

  2017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宣佈全網售票由試行進入正式實施階段。全網售票的施行可大大降低觀眾等候時長,提升參觀舒適度。

如今,北京故宮舉辦紫禁城六百年系列活動,當地民眾和中外遊客可近睹其珍藏和“芳華”。